"室温超导"火遍全球 是科技突破还是概念炒作?
近日,一个韩国研究团队宣称成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款室温超导体LK-99,全球对于“室温超导”的关注迅速出圈,不仅科学界一片哗然,还在多国社会层面引发热烈讨论,甚至影响到金融市场。
根据韩国团队的研究,在常压条件下,127摄氏度就可以达到超导临界点。该团队还提供了试验的完整流程、各种证据。随后,国际上多个研究团队开始重复实验,尝试合成LK-99,以复现韩国团队的实验结果。
(资料图片)
8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常海欣团队在B站发布的实验视频称,复现了韩国团队的磁悬浮实验,且其样品“悬浮”的角度比韩国团队的样品角度更大,但尚未测定其样品的电阻。昨天晚间,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实验结果显示,LK-99具有抗磁性,但未发现零电阻特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结果也表明,没有在LK-99上检测到超导体。国外方面,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在昨天宣布,在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下,从理论上证明制作LK-99“常温超导”晶体的可行性。同一天,俄罗斯的科学家宣布成功制作出了LK-99晶体,并将其抗磁性特征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
“室温超导”真的来了吗?上海市高温超导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朱佳敏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采访时表示,近期韩国研究团队公布的超导体极大概率不是室温超导。因为超导要同时符合零电阻和抗磁性两个条件,但是此次韩国团队发布的论文中,LK-99的电阻比铜的电阻还要大几个数量级,实悬浮也不是超导的那种完全的抗磁悬浮。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重复实验,大多数也只是在复现悬浮的现象而已,并不能从中读取出超导的迹象。
就在国际上对这项室温超导新突破的争议声接连不断之际,韩国科研团队代表李硕裴昨天表示,该论文存在缺陷,是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的,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与此同时,韩国超导学会成立了“LK-99验证委员会”,检验该成果的真实性。截至目前,学会根据两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和已发布的视频,宣布LK-99不能被称为室温超导体。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室温超导就曾掀起一波热潮,当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迪亚斯及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创造出一种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超导的全新材料。不过,由于该团队论文曾受到质疑并撤稿,因此业界对其研发持有争议,继续观望之中。
那么,超导到底是什么? 超导的全称是超导电性现象,是指导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出现电阻为零的状态,而理想的超导材料往往还具有抗磁性的特性。我们经常听到的磁悬浮列车、核磁共振、金属冶炼、军用扫雷、可控核聚变……这些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前沿科技之中,核心部件都是超导材料。
不过,目前超导的特性需要在极低温和极高压的严苛环境下才能实现,现有超导市场主要有低温超导与高温超导,二者临界温度不同,其中临界温度较高的,即高于40K(零下233.15℃)的为高温超导体,也就是说,即便被称作“高温”,也是个相对概念。“198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高温超导材料,将临界温度大幅提高,可以使用低价的液氮,极大地拓展了超导的应用场景。”朱佳敏介绍,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温超导行业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并实现量产,中间经过了非常漫长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超导电子实验室主任尤立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此前高温超导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引发了一个巨大技术革命。而此次引发热议的室温超导,是指临界温度高于高于300K(26.85℃)的超导体。室温超导一旦取得突破,就将摆脱低温的“枷锁”,将带来能源、交通、计算、医疗检测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很可能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整个人类的生活。例如,医院里面用的核磁成像装置就将不需要用任何低温制冷液体,使用价格非常便宜;大型高性能计算芯片或不再需要担心低温散热问题,计算容量也会提高;可以用室温超导体做出更安全更环保的磁悬浮列车和飞机。
那么,实现室温超导离我们还有多远?该如何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保持理性?在尤立星看来,这些年来,各国科学家其实已在一步步提高超导的转变临界条件,但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理论还不完善,或者说只能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有效。此前,多国也曾发布过“重大突破”,但它们大多都没有通过同行的审议。即使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室温超导技术距离现实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朱佳敏也认为,室温超导确实是一个人类不想放弃的梦想,不过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要理性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彭晓燕 翟静 陈昱卉)
标签:
推荐文章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 “颜值担当”里的中国,映照“万物和谐”新气象
- 杭州“十一”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