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汉学家 | 英国汉学家吴芳思:在大英图书馆修中国文物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英国汉学家吴芳思:在大英图书馆修中国文物
作者 高楚颐 史元丰
【资料图】
上世纪70年代,英国汉学家吴芳思(Frances Wood)在剑桥大学学习中文,其间受派到北京学习中国历史。她回到英国后在大英图书馆担任中国馆馆长30余年,参与修复包括镇馆之宝——唐印《金刚经》在内的敦煌经卷,撰写了10余部专著,向英国读者介绍中华文化和历史。
近日,吴芳思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她在英国修复、守护中国敦煌文物的背后故事,讲述其对中华文化的迷恋。她表示,在大英图书馆“照看”敦煌文物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也是与具有无穷魅力的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中新社记者:拥有250余年历史的大英图书馆,从馆藏的450多块中国甲骨,到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印刷本《金刚经》,再到2022年收录的包括《赘婿》《大国重工》等16本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来自中国的藏品跨越千年。对此,你如何理解?是什么让你对中国考古、中华历史文化、中国典籍如此着迷?
吴芳思:当我开始接触和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就被其深深吸引。中华文化,赓续千年。如果不读中国历史、不从连续性上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我被中国各领域的艺术之美所折服。例如玉石,因其本身包含坚硬与温润并存的特性,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续中,中国以玉喻人,不断升华君子品德,玉石被提升到很高的精神地位,而金银等贵金属在消费和展示中所起的作用远低于欧洲。
事实上,敦煌这些手稿可以追溯到公元400年到公元1000年,包括佛教典籍、道教典籍、儒家典籍等,人们可以完整地了解那个时期的中国文化。这些包括唐印《金刚经》在内的珍贵文物是世界上最早的纸质档案的一部分。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这本《金刚经》的历史和价值。在我和同事马克合著的《寻踪敦煌古书〈金刚经〉》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这本书发现、转移、修复以及重见天日的过程,并在英国、法国、中国、拉丁美洲等都有发行。我们向世界介绍了这本美丽的出版物和来自东方的中华文化,且读者反馈很好。
甘肃兰州,手工雕版《金刚经》首页吸引参观者。李亚龙 摄我在典籍研究中,经常举有关秦朝律法的例子,欧洲和中国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在中国,自秦至今身高也可作为判断标准之一,如身高1米左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费乘用公共交通工具等,而在欧洲则将标准放到年龄上,这种基于中国古代典籍的中西比较研究令人着迷。中国的法律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写成,欧洲的法律则晚了1000多年。
中新社记者:你多次来到中国游走访学,出版过《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丝绸之路2000年》《中国文学》等大量有关中国的书籍,在书中和你亲身感受的中国中,你看到了什么?
吴芳思:新中国最大的成就是消除了绝对贫困。我看到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惊人的,这必须得到赞扬。
例如,自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始,中国新博物馆建设蔚为壮观。最近,我参观了长沙的马王堆汉墓,这是一座精美的建筑,陈列的藏品令人赞叹。
上海博物馆推出的“何以中国”系列第二展——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上,各式展品吸引参观者。张亨伟 摄我读的书多是关于历史的,无论是英文或是中文。我更喜欢读非小说类书籍,比如文史、传记、自传等。最近,我得到了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国宝流失百年祭》,由美国堪萨斯大学中国艺术史博士常青和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攻读博士的黄山所著,介绍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文物流散情况。众多外国探险家、古董商等从中国各地带走了难以计数的文物,包括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汉代简牍、敦煌文书等。我很期待研读此书,肯定会大有收获。
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参观者众多。视觉中国 供图中新社记者:典籍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欣欣向荣的表征和见证。你曾在大英图书馆工作30余年,守护中国典籍,尤其是珍贵的1.4万件敦煌经卷。你曾说:“轻轻抖动这些纸页,就像是听见历史的声音。”通过对敦煌经卷的研究,你有何感悟?
吴芳思:在大英图书馆照看敦煌手稿是一种莫大的荣幸,这份工作也有无穷无尽的魅力。我不是一个敦煌研究的专家,但我从那些来研究敦煌手稿的学者身上学到了很多,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学者。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位于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内展出。“敦煌遗书”展区内的经文抄本展品吸引观众仔细查看。侯宇 摄我的工作是使这些原稿能够通过数字化项目而获得更加广泛的展现,使敦煌文明的图像能够在网络上得以延续和更大范围的认知,并为子孙后代保存好珍贵原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们就在图书馆工作,由于原稿数量巨大,我们不得不在图书馆外筹集资金对其进行保护。在4名中国文物保护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使大约7000件敦煌文物残片得以编录。同时,我们对《金刚经》进行了近乎完美的修复。
人们很难理解敦煌的神奇之处,这些曾深藏在洞窟中的纸质档案不仅是中文的,它还囊括了中亚地区的语言和文字,揭示了人类交往的历史。这些文字通过丝绸之路由中国传到欧洲,传递了大量关于丝绸之路沿线贸易、思想、观念、语言和民族的信息,这是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23年7月21日,甘肃酒泉,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游客身着飞天服饰进行旅拍。如今,人们对于对于敦煌文化的认识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敦煌文化变得更加鲜活。李亚龙 摄敦煌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它们在伦敦的存在反映了近代历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段悲伤时期,这放在今天是不可能和不可接受的。于是,我们尽最大努力为中国学者的访问和研究提供便利。这些中国学者做出了不起的工作。
中新社记者:你曾表示,中国人对英国文学的了解比英国人对中国文学的了解要多得多。你认为今天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023年7月27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美国运动员在村内开心漫步。成都大运会,成为海外青年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陈超 摄吴芳思:我仍然认为英国以及欧美国家的大多数人对中国及其文化不甚了解。我很高兴写有关于中国的文章,中国的历史极具包容性,我总能发现我的读者和听众对此十分着迷。或许我们需要更多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来引导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来认知、欣赏这个星球上不同的文化与文明。(完)
受访者简介:
吴芳思(Frances Wood),曾任大英图书馆中国馆馆长,国际敦煌计划指导委员会成员。1971年在剑桥大学学习中文,1975年前往北京大学学习中国历史,1977年回到英国,担任大英图书馆中国馆馆长30余年,管理中国馆藏,修复敦煌经卷1.4万余件,出版专著10余本,向英国读者介绍中国文学和历史。
标签:
推荐文章
- 研究人员最新发现 单个细胞可同时处理成百上千个信号
- 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 创新升级模拟训练器材
- 长期暴露在光照下性能退化 科学家发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大缺陷
- 宁夏启动双百科技支撑行动 构建高水平产业创新体系
-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毕业学员综合战术演习现地备课工作圆满完成
- 国内首颗以茶叶冠名遥感卫星 安溪铁观音一号发射成功
- 区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四川屏山以“3+”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 激发创新动能促进产业发展 无锡滨湖走出产业转型“绿色”路
- 绥化全域低风险!黑龙江绥化北林区一地调整为低风险
- 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长津湖的寒冷,与战斗一样残酷
- 节后第一天北京白天晴或多云利于出行 夜间起秋雨或再上线
- 走近网瘾少年们:他们沉迷网络的病根何在?
- “双减”后首个长假:亲子游、研学游需求集中释放
- 获2021年诺奖的蛋白,结构由中国学者率先解析
- 他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重装空投“兵专家”
-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他们一生守护一座岛
- 中国故事丨“沉浸式”盘点今年的教育好声音!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双减”出台两个月,组合拳如何直击减负难点?
- 《山海情》里“凌教授”的巨菌草丰收啦
- 且看新疆展新颜
- 天山脚下,触摸丝路发展新脉动
- 160万骑手疑似“被个体户”?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 网游新政下,未成年人防沉迷的“主战场”在哪?
- “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要不放过每一环
- 沙害是自然界的恶魔,而他是荒沙碱滩的征服者
- 面对婚姻,“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在忧虑什么?
- IP类城市缘何吸引力强?玩法创新带动游客年轻化
- 国庆主题花坛持续展摆至重阳节
- 都市小资还是潮流乐享?花草茶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 从1.3万元降到700元,起诉书揭秘心脏支架“玄机”
- 北京国庆7天接待游客超861万人次 冬奥线路受青睐
- 陈毅元帅长子忆父亲叮嘱:你们自己学习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儿
- 报告显示:这个国庆假期,粤川浙桂赣旅游热度最高
- 中国科技人才大数据:广东总量第一,“北上”这类人才多
- 嘉陵江出现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汛
- 全国模范法官周淑琴:为乡村群众点燃法治明灯
- 线上教学模式被盯上,网络付费刷课形成灰色产业链
- 云南保山:170公里边境线,4000余人日夜值守
- 警方查处故宫周边各类违法人员12人
- 农业农村部: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明年夏季粮油播种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 海南海口三港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0日白天
- 多地网友投诉遭遇旅游消费骗局,呼吁有关部门严查乱象
- 神经科学“罗塞塔石碑”来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大脑细胞图谱
- 汾河新绛段发生决口
- 陕西支援14省份采暖季保供用煤3900万吨
- 这场红色故事“云比拼”,穿越时空为我们指引方向
- 受琼州海峡封航影响 10月7日、8日进出海南岛旅客列车停运
- 辽宁省工信厅发布10月8日电力缺口橙色预警
- 广州10月8日至20日对所有从省外来(返)穗人员实施核酸检测
- 假期怎么过得这么快?国庆5.15亿人次出游,你咋过的?
- 国庆假期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 哈尔滨市南岗区爱达88小区将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新疆霍尔果斯市2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为德尔塔变异株
- 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大学留学生参访新疆
- 看,生机勃勃的中国
- 国庆假期中国预计发送旅客4.03亿人次
- 新疆兵团可克达拉市:195名密接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
- 山西平遥消防4天29次救援:拖着腿走路也要完成任务
- 国庆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61.1万人次
- 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气温将下降4℃至6℃
-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发生4.3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 国庆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
- 公安部交管局:国庆假期日均出动警力18万余人次,5位交警辅警牺牲
- 受南海热带低压影响广东将暂别高温天气
- “数说”杭州无障碍改造:触摸城市“爱的厚度”
- 新疆霍尔果斯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属德尔塔变异株 未发现高度同源的基因组序列
- 新疆伊犁州:妥善做好滞留旅客安置返回工作
- 国庆假期广西累计接待游客逾3611万人次 实现旅游消费272.41亿元
- 2021年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落幕
- 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餐饮从业人员
- 哥伦比亚遇上广州:洋茶人“云上”喫茶 传播中国茶“味道”
- 厦门同安区四区域调整为低风险 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
- 直径2米“面气球”亮相 山西首届“寿阳味道”美食大赛启幕
- 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大峡谷隧道出口端斜井掘进完成
- 浙南沿海村村发展有妙招 搭乘共富快车打造“海上花园”
- 新疆霍尔果斯两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均属德尔塔变异株
- 南沙港铁路国庆假期不停工 力争今年年底开通
- 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内蒙古两女子被骗126万
- 中国国庆假期出行热:数字改变“关键小事”
- 水能载物亦能“生金” 浙江遂昌山村以水为媒奔共富
- 铁路人国庆雨中巡查排险记:一身雨衣、一把铁锹保安全畅通
- 铁路迎返程高峰 西安局集团公司加开79趟高铁列车
- 受热带低压影响 琼州海峡北岸等待过海车辆排长龙
- 哈尔滨市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哈尔滨一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从进“培训班”到看《长津湖》
- 安徽黄山国庆假期迎客12万余人 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 山西解除持续近90小时的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科学拦峰错峰削峰 嘉陵江洪水过境重庆中心城区“有惊无险”
- 粤高速大湾区路段假期车流集中 跨珠江口通道尤甚
- 千年街区“非遗”风催热国庆假期本地游
- “颜值担当”里的中国,映照“万物和谐”新气象
- 杭州“十一”假期后初中取消统一早读
X 关闭
资讯
X 关闭